原文標題:戴德梁行:長三角產業一體化加速 蘇州寫字樓市場承接滬市表現亮眼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18日電(靚檬 于俊)全球知名的房地產服務和咨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18日在滬發布長三角產業一體化市場分析報告,顯示該區域產業一體化正加速深度融合,受上海龍頭輻射最直接的蘇州寫字樓市場自去年2季度以來表現亮眼。
該報告指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2019年底發布,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已形成32項具有開創性的制度創新成果,聚力生態環保、互聯互通、創新發展和公共服務四大領域,全力推進60多個亮點項目,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動能顯著增強。2020年11月1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正式揭牌,長三角一體化在規劃、制度、公共服務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戴德梁行華東區產業地產部高級助理董事冉維維看來,在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協同領域,隨著國際經濟形勢及新冠疫情的常態化,以上海為龍頭的區域產業發展將呈現新動向:
首先,長三角區域的營商環境一體化和產業深度協同發展共識進一步加深。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產業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中國國家治理能力得到國際認可,制造中心地位得以鞏固。這其中,長三角區域復產復工的協同努力,為全國樹立了標桿,貢獻了可復制經驗,深化協同保障產業供應鏈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驅動力。
其次,疫情影響之下,區域型供應鏈、或短供應鏈趨勢顯現。逆全球化化抬頭,通信、電子、汽車等長供應鏈產業的全球化供應鏈面臨整合;生物醫藥、醫療衛生用等緊急狀態下的重要產業會在本土或周邊國家配置預備產能或加大庫存以備不時之需。這將對全球產業格局帶來新一輪的調整契機。作為中國外向度最高的區域,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調整首當其沖。
由此,保障長三角“區域供應鏈”、承接國際“短供應鏈”將是未來幾年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協力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推進關鍵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更是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協同的重要使命。用好中國市場吸引力,發揮區域科創資源和供應鏈基礎,協同研發、探索核心技術攻關協作、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制、實現對創新成果轉化的制度化安排,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實現有序協作,是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協同之下的重要話題。
戴德梁行蘇州公司副總經理楊婕介紹,蘇州正深入謀劃“現代國際大都市,美麗幸福新天堂”的城市發展藍圖,產業轉型由“制造”到“智造”,TMT、專業服務業和金融服務業比重不斷增大,萬億級“中國藥谷”夯實基礎初見成效。
據戴德梁行統計,2020年2季度之后,蘇州寫字樓市場快速復蘇,下半年成交活躍。全年凈吸納量達15.8萬平方,表現好于預期。由于當年新增供應有限,在成交活躍的支持下,全市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在2季度之后明顯下降,至年末為25.02%。租金整體小幅回升,去年4季度全市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75.77元/平方米/月。專業服務類企業仍占據成交首位,電子信息類企業發展迅猛,聯合辦公、傳統金融、律所類企業是大面積成交主力。
銷售市場方面,2020年蘇州辦公物業成交面積230182平方米,其中以工業園區的鳳凰文化廣場、相城區的芯城匯等項目為代表的大宗成交貢獻全市約一半的體量。位于園區湖東板塊的九龍倉國金中心表現優異,持續實現量價雙優,增強當地辦公散售市場信心。商辦土地市場共成交45宗,其中吳中區成交19宗,占比超4成,核心區商辦土地供應稀缺。
戴德梁行中國區項目及企業服務主管、董事總經理魏超英表示,受到長三角一體化等宏觀利好,蘇州市場在2020年的整體表現可圈可點。而未來整體市場將進入存量與新增并存的發展階段,伴隨著更多專業開發商帶來更高品質的項目,存量項目的有效更新將成為新的熱點。未來將進一步形成以工業園區為核心的多板塊發展模式,依托產業優化帶來的辦公客戶將持續增加,并帶動現代服務業、樓宇經濟的發展。這將對寸土寸金的上海辦公樓等商業地產市場形成有力的補充。(完)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xw111.cn/article/news/775.html

掃碼添加微信